为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探索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实践路径,提升党支部书记及支委的履职能力、综合素养与廉政意识,10月25日至26日,医学院党委组织党支部书记及支委前往南安市蓉中村,开展以"汲取蓉中党建智慧 锤炼领航发展本领"为主题的实践学习活动。活动由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坤钟带队。

25日上午,党的十七大代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乡村发展志愿服务促进会副会长、蓉中村党委第一书记李振生以“两富两品致富路 守正创新织梦人”为主题的精彩报告拉开了实践学习的序幕。他围绕蓉中村如何通过党建引领走出了一条“党建统领、经济先行、全面发展、强村富民”的发展道路,详细解读了村党委在产业布局、民生改善、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创新举措,讲授了“两富两品”的乡村振兴新思维和“造血胜于输血”的脱贫攻坚新经验,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蓉中模式"思政课。

随后,师生党员们集体参观了蓉中村的"天人合一 幸福蓉中"党建馆,通过详实的图文资料和沉浸式讲解,党员们系统了解了蓉中村坚持党建领航,以组织振兴推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全面振兴的发展历程,对"党建强则乡村兴"的实践逻辑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当日下午,党员们前往蓉中村大思政实践教学点——叶飞故里(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开展现场教学。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大家追忆革命先辈叶飞将军艰苦卓绝的奋斗足迹,重走模拟"红军路",通过珍贵的历史照片、文献资料和实物展品,深刻感悟革命先辈的家国情怀和崇高精神,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国革命光辉历史的理解。

26日上午,党员们聚焦蓉中村特色文化与产业发展,前往芙蓉李氏家风家训馆、光前故居、桂花鱼养殖基地参观学习。
芙蓉李氏家风家训馆作为福建省家风家训乡贤文化示范点和南安市家风家教示范基地,馆内“子孙出仕者,务以报国为心,恤民为念”“不可一毫妄取於民”等家风箴言,与医疗行业"廉洁行医、恪守医德"的职业准则形成强烈共鸣。党员们通过参观家风故事展墙、聆听李氏族人廉洁修身的典型案例,深刻认识到优良家风是抵御腐败的"防火墙" ,更是涵养党内政治文化、筑牢廉政思想防线的重要根基。

随后,党员们怀着崇敬之情参观了光前故居。李光前先生是校主陈嘉庚先生的女婿和学校重要的捐建者,其家族与厦门大学的建设与发展密不可分,对厦门大学医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更有着重大贡献。通过了解他“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的生平事迹,党员们深刻认识到,先生秉持的奉献精神与家国情怀,正是厦门大学医学院砥砺前行的宝贵精神财富与文化根基,进一步强化了为建设一流医学院而奋斗的使命认同与责任担当。

在桂花鱼养殖基地,党员们实地考察了福建省首个内循环恒温缸式桂花鱼养殖基地,基地负责人详细介绍了该模式在生态环保、高效养殖、科技赋能等方面的创新突破,以及村党委如何通过引进技术、培育产业带头人,推动特色养殖产业规模化发展、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实践经验。

当日下午,党员们前往晋江金井围头红色基地继续开展现场教学。在这里,大家通过实地探访"八二三"炮战遗址、毓秀楼等红色地标,深入了解了围头村从"战地前沿"到"两岸融合示范村"的华丽蜕变,通过参观两岸交流展示馆,感受围头村在党建引领下,如何依托红色资源发展文旅产业,推动两岸民间交流合作,实现乡村振兴与两岸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

在晋江金井围头红色基地,党员们参观了金井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在这里,党员们深入了解了历史廉政典故、家风建设案例、廉洁自律准则,深刻感悟到老一辈革命者的廉洁本色与崇高风范,也真切体会到传统家风家训中蕴含的廉政智慧。党员们表示,将把感悟转化为实际行动,始终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守“廉洁医风”的初心,在工作与生活中践行“以廉为荣、以廉为美、以廉为乐”的理念,切实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此次蓉中村实践学习,是医学院党委开展党支部书记及支委培训的重要内容,更是凝聚支部合力、提升党务素养、涵养廉洁正气的关键举措。通过"理论学习+现场教学+廉政教育"的形式,让党员们走出校园、深入基层,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中汲取党建智慧,在优良家风中涵养廉政品格。
党员们纷纷表示,此次学习收获满满,不仅拓宽了党建视野,更筑牢了廉政防线。大家表示,将把在蓉中村学到的好经验、好做法运用到党支部建设的实际工作中,以更强的责任担当、更实的工作举措、更严的纪律作风,推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为医学院高质量发展和学校“双一流”建设贡献党建力量。
(医学院 钟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