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我校来华留学生临床医学专业英语授课的教学质量,加强国际化教学师资建设,促进临床教学改革,4月26日,厦门大学医学院来华留学生临床医学专业英语授课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会议在成义楼102会议室顺利召开。会议邀请哈尔滨医科大学钟照华教授、陈慧楠副教授,安徽医科大学吴强教授、王田娟副教授四位专家作主题报告,80余位MBBS任课教师及附属医院教学部领导参加培训。

会议由MBBS中心主任陈竞萌主持。校医管办主任、学院党委书记李峰的致辞拉开了培训会的序幕。李峰指出,医学教育是推动卫生健康事业持续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而国际化医学教育则是一座桥梁,连接着中国与世界的医学智慧。他回顾并肯定了自去年MBBS质量认证筹备工作启动以来学院在教学组织、学生管理、课程建设等方面的准备工作,强调目前认证进入攻坚阶段,要以本次培训为契机,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继续推动教学方法创新、课程体系优化和临床实践融合,鼓励全体教师共同努力,推动学院建设成为立足中国、辐射全球的一流医学高地。

钟照华教授系统梳理了来华留学临床医学专业英语授课教育30年的发展历程,深入分析了当前国际医学教育现状与挑战,并从保基本、提质量、谋发展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他着重强调临床医学专业英语授课师资培养的重要性,建议学校扎实做好专业建设,梳理和挖掘特色,以认证促发展,提高国际医学人才培养质量。
陈慧楠副教授分享了其在教学创新与留学生理论授课方面的宝贵经验。她详细阐述了教学创新的核心理念与实施路径,展示了如何将教学创新理念融入日常授课,如何针对留学生群体特点开展教学设计。她还分享了其在教学比赛中的宝贵经验,讲解了课程思政、叙事医学等先进教学方法的应用,获得在场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吴强教授则从政策解读角度出发,围绕来华留学教育的新形势、新要求展开深入分析。他指出,来华留学教育应立足国家战略,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强化教育对外开放,提升教育质量与内涵式发展水平。吴教授还详细解读了《来华留学生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英语授课)质量控制标准》等重要文件,分析了认证工作的重要意义与实施要点。
王田娟副教授以《留学生临床教学规范与创新实践》为题,结合妇产科临床教学实例,分享了留学生临床实习导师制的实践经验。她强调了教学查房、病例讨论等环节在留学生临床能力培养中的关键作用,并提出了留学生临床教学的规范化流程与创新方法,为临床教学一线教师提供了重要的教学参考。

在互动讨论环节中,参会教师就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师资培养等问题与专家展开了深度交流。

医学院副院长李炜对培训会议进行了总结。他对参会的领导和专家表示感谢,希望各位老师与专家们紧密沟通,合作交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完善课程建设,提升MBBS项目的教学规范性与国际认可度,为认证工作提供坚实支撑。会议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此次培训会议的成功召开,不仅为来华留学生的临床医学专业英语授课教师搭建了一个学习与交流的优质平台,更极大地激发了教师们提升教学能力的热情与动力。相信在此次培训的助力下,教师们能够更好地将所学应用于实际教学,以更优质的教学内容、更灵活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国际医学人才。学院也将不断拓展教学培训的深度与广度,深化教学改革,优化教育模式,以更高水平的教学为来华留学人才的培养保驾护航,助力学院医学教育事业迈向新的台阶。

(文/陈志远 苏颖 图/ZAHID 审/陈竞萌 王坤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