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7日至18日,第十届中国生理学知识竞赛决赛在徐州医科大学隆重举行。这项始创于2015年的赛事(前身为国际生理学竞赛中国地区赛),由中国生理学知识竞赛组委会、徐州医科大学与江苏省生理科学学会联合主办,现已成为国内生理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科竞赛平台。本次赛事吸引了包括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首尔大学等33所国内外知名高校的53支代表队、200多名优秀本科生同台竞技。
作为我院第五次组队参赛的重要突破,本次竞赛创造了学院在该项赛事的历史最佳成绩。备赛工作自2024年11月启动,我院生理学竞赛负责人周宇老师在一站式社区开展第十届中国生理学知识竞赛初赛宣传,组织学生线上报名,并利用寒假时间进行线上辅导与模拟训练。2025年3月9日晚,组织学生集中线上参赛,最终4人获二等奖、10人获三等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第二轮笔试和面试筛选,最终选拔出五名优秀队员参加此次决赛备赛培训,分别是我院临床医学专业的王静、宗笑语、汤琦烨,口腔医学专业的赖滢琦,以及MBBS国际学生Gulhane Sai Anil,这也是我院首次吸纳MBBS国际学生参赛,中外队员在备赛过程中相互学习、深入交流,充分体现了我院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特色。

竞赛全程采用英文考核,设置五轮多维度的竞技环节,包括单选题、多选题、手写作答题及口头抢答题,全面检验参赛者的生理学知识储备、临床思维能力和专业英语水平。在强手如林的第一至三轮角逐中,面对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海军军医大学等传统强队,我院代表队沉着应战,凭借默契的团队配合和出色的临场发挥成功晋级。虽在第四轮以1分之差惜败清华,但凭借稳定的发挥和扎实的生理学功底,我院代表队成功斩获团体一等奖,展现了我院学子的卓越风采。
近年来,我院生理学课程组持续推进"赛教融合"教学改革,将竞赛理念深度融入人才培养体系:自2017年起创新开设英文生理学第二课堂,通过线上学习社群、双语教学资料库等载体,构建"学习-实践-竞赛"的良性循环;每年举办的厦门大学生理学(专业英语)知识竞赛,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为国家级赛事选拔了优质人才。这种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专业英语水平和国际学术竞争力。

此次佳绩的取得,既是参赛师生历时6个月辛苦备赛付出的成果结晶,更是我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生动体现。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院将持续推进国际化医学人才培养战略,通过创新教学实践不断提升学生全球胜任力,为打造具有厦大特色的卓越医学教育体系注入新动能。
图文: 赖滢琦 周宇
审核:李晴 王坤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