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教学单位、各课程组:
为贯彻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厦门大学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促进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学校决定启动2025-2026学年课程思政建设项目,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建设目标
充分发挥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促进广大教师课程思政的意识和能力提升,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机制更加健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更加完善,立德树人成效更加凸显,形成“院院有特色、课课有思政、师师重育人”的良好局面。通过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一批课程思政优秀示范课程,建设一批课程思政案例资源,产生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课程思政典型经验和特色做法。
二、建设内容
(一)开展2025年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推荐工作
2025年度拟建设30门本科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5门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立项课程须由专业学院教师与马克思主义学院或教育研究院教师“结对子”联合申请,跨学科共同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研究和实践。积极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专业教育,优先支持习近平总书记分领域思想进课程讲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重大实践与视察地方和学校重要论述进课程教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课程教材的相关课程。鼓励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福建省研究生教育精品课程负责人牵头申报。完成周期为2年。具体工作安排详见附件1。
完成时限:2025年10月至2027年10月
(二)组织2025年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项目立项工作
围绕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建设,重点聚焦课程思政建设重点、难点以及前瞻性问题,设立一批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项目,组织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研究院、教师发展中心等相关单位的研究力量,深入开展我校课程思政实施情况等专项调查研究,为推动学校构建“三全育人”的思政教育大格局提供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研究项目以“定向遴选+自主申报”相结合方式开展申报工作,拟立项28项,完成周期为1年。具体工作安排详见附件2。
完成时限:2025年10月至2026年10月
(三)开展厦门大学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征集工作
面向各教学培养单位征集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进一步总结凝练和宣传我校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与研究方面的典型经验。征集案例应充分体现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的经验,应围绕课程教学中某一章节、教学环节或知识点展开,突出价值引领,有明确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及良好的思政育人教学设计,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深度融合。具体工作安排详见附件3。
完成时限:2025年10月至2026年10月
(四)开展课程思政教研工作坊活动
为推动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挖掘和丰富专业课程育人内涵,各教学单位依托教学团队、课程组、虚拟教研室等基层教学组织,开展课程思政教研工作坊活动,积极组织教师观摩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撰写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开展课程思政磨课研课,参加课程思政教学研讨,分享课程思政心得体会。建立课程思政集体教研制度,各教学单位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专题教学研讨交流会,各课程组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课程思政专题研讨。
完成时限:2025年10月至2026年10月
(五)开展课程思政研修活动
为促进教师牢固树立立德树人意识,提升教师的教书育人能力,组织教师参加课程思政研修交流活动,重点围绕着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课程思政的实施途径与方法,课程思政与教师育人能力提升,课程思政与美育、体育、劳动教育等展开培训与研讨交流。教师课程思政研修交流活动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完成时限:2025年10月至2026年10月
2025医学院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项目申报通知附件.z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