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学校要求,博士生必须制订个人培养计划。个人培养计划一般包括课程学习计划和论文研究计划两部分,除此之外,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还须制订专业实践计划。为了规范和严格研究生过程管理,研究生院启用了教务平台“培养计划管理”应用。请2025级博士研究生做好个人培养计划制订工作,相关要求如下。
一、制订范围
主要面向博士研究生(含专博),不包含:来我校交流的博士生、英文授课项目的外籍博士生、获批休学和保留入学资格的博士生。其中课程学习计划主要面向2025级新生,论文研究计划主要面向2024级及以前年级的学生。
二、时间安排
请各位博士研究生于11月5日前完成提交,并督促导师于11月25日前完成审核。
三、个人培养计划制订要求
1.相关研究生应在导师(组)指导下,依据所在学科专业(领域)的培养方案,结合个人学术兴趣、知识结构等,制订个人培养计划。
2.学术型博士个人培养计划包括课程学习计划和论文研究计划两部分,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除制定学习计划和论文研究计划外,还须制订专业实践计划。
课程学习计划在入学后完成,论文研究计划在选题时完成,专业实践计划在进入基地前完成。课程学习计划可根据研究工作需要和学科基础指定自选课程和补修课程,其中补修本科课程一般只记成绩,不计学分。
3.交叉学科研究生的个人培养计划,可在符合培养方案的前提下,根据需要增加其他学科的课程和培养环节。
四、平台操作流程说明
研究生、导师使用统一身份认证登录厦门大学教务平台(http://jw.xmu.edu.cn/)进行操作,建议使用Google Chrome浏览器或其他谷歌内核浏览器。
(一)研究生操作说明
1.课程学习计划。研究生登录平台后,在可用应用栏目搜索“我的培养计划app”进入。研究生根据培养方案要求,依次点击“添加方案内课程”和“方案外选课”,添加课程和培养环节,所添加的课程(培养环节)门数和学分应不低于培养方案相应类别课程(培养环节)的门数和学分要求。培养方案中的必选课程(标识为“必”)已自动导入课程学习计划中,经核对确认不需要修读的课程可点击“退选”。(注:培养计划仅供个人成长参考,教务平台已选课程不能退选,课程、成绩、学分等信息均需以教务平台为准)。
2.论文研究计划。研究生登录平台后,在左侧可用应用栏目搜索“论文研究计划应用”进入,或搜索“我的培养计划app”进入论文研究计划页面。研究生根据培养方案要求,填写实践活动、学术交流、课题研究等时间进度安排。
3.培养计划须提交导师(组)、学院审核,审核后原则上不能随意修改。为了便于操作,研究生可在线下征求导师意见后,再进入教务平台进行操作。
具体操作流程详见应用入口的操作手册。
(二)导师操作说明
1.导师登录平台后,在左侧可用应用栏目搜索“培养计划管理”进入,通过精准搜索研究生姓名、学号或批量搜索年级、专业等方式,查看所指导的研究生课程学习计划和论文研究计划,并作“通过”“不通过”和“退回”处理。具体操作流程详见应用入口的操作手册。
2.由多名导师共同指导的研究生,由主导师负责审核。
四、其他说明
1.专业博士研究生应在专业实践开始前线下制定《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计划表》并将其上传教务系统“实践模块”,学院通过系统进行审核。
2.专业实践结束后,所有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博士、专业硕士)均应将《厦门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报告表》及专业实践报告正文上传至教务系统“实践管理”模块,学院审核通过后,学生方能取得专业实践学分。
3.在维护课程学习计划过程中,如有疑问可点击应用入口公告的链接反馈,常见问题可查看应用入口公告的《个人培养计划维护常见问题解答》。
联系人:李老师,2181505
附件1 学术学位博士生个人培养计划(样表).docx
附件2-1.《专业学位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样表)》.docx
附件2-2.《厦门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计划表》.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