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6
冠心病一直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世界卫生组织等权威机构建议,成年人每周应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至高强度运动,以预防心脏病。尽管这些指南对男女采取了“一刀切”的方式,但大量研究已报道女性在运动能力、运动参与度及指南达标率上远低于男性。近日,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王焱/陈家进团队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张杨杨团队,在Nature 子刊 Nature Cardiovascular Research 杂志发表了题为“Sex differences ...
2025-11-03
骨骼干细胞(SSCs)在骨骼形成与重建中起关键作用,但其微环境(niche)中的感觉和交感神经调控机制尚不明确。2025年10月9日和10月15日,我院许韧教授团队和附属成功医院黄建民主任医师联合美国康奈尔大学医学院Matthew B. Greenblatt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第六人民医院成伟男教授团队合作,分别在《Developmental Cell》和《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发表两项重要研究成果,系统揭示神经系统通过“阴阳平衡”双重机制调控SSCs ...
2025-11-03
阿尔茨海默病(AD)已成为全球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重大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早期诊断是目前临床防治AD的重要手段。由于AD病理机制十分复杂,其早期诊断仍面临诸多挑战。近年来,溶酶体功能障碍与蛋白质异常相分离在AD病理进展中的作用引起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液-液相分离(LLPS)被认为是异常蛋白聚集的重要初始事件,而自噬-溶酶体体系的酸化障碍是推动这一过程的关键环节。然而,如何在活细胞内精准、实时、原位监测溶酶体pH动态变化及相分离之间作用机制,...
2025-10-09
近日,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程继东教授与厦门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王鑫教授团队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发病机制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团队系统阐明了内源性代谢物尿酸通过增强小胶质细胞介导的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Aβ)清除功能延缓AD病理进展的作用机制,建立了从代谢异常到神经免疫功能改变再到疾病进展的完整病理链条。相关研究成果以“Uric Acid Functions as an Endogenous Modulator of Microglial ...
2025-09-15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最常见的痴呆类型,严重威胁全球老龄人群的健康。疾病早期机制的阐明与干预靶点的发现,对延缓乃至阻止疾病进展至关重要。近日,厦门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张杰教授、钟力副教授联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丽华研究员团队在《Molecular Psychiatry》期刊发表研究论文“Hyperactivity of subicular parvalbumin interneurons drives early amyloid pathology and cognitive deficits ...
2025-09-01
近日,厦门大学医学院陶荣坤副教授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杜久林团队合作,在神经元多模态标记技术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研究成果“Designed optogenetic tool for bridging single-neuronal multimodal information in intact animals”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研究团队成功开发了一种名为Pisces(Photo-inducible single-cell labeling system)的光遗传学工具。该技术以斑马鱼为模型,首次在活体脊椎动物中实现了对任意单个神经元的形态、...
2025-08-19
近日,厦门大学医学院王鑫教授团队项目“神经—免疫相互作用介导认知障碍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荣获2024年度福建医学科技奖一等奖。该成果系统揭示了外周免疫与中枢神经病理之间的关键联系,为认知障碍疾病的精准干预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与潜在靶点。历经十年攻关,团队从神经—免疫交互视角构建“外周免疫—中枢病理”机制框架,围绕唐氏综合征与阿尔茨海默病等典型认知障碍疾病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成果,揭示了外周免疫通过免疫—神经互作调控神经病理的新机制,...
2025-07-30
近日,刘欢教授团队在探索骨髓瘤恶性进展的分子机制方向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题为“LAMP5 modulates IRF4 stability and nuclear transport: a critical mechanism in myeloma progression and therapy”发表于Oncogene杂志。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是发生在浆细胞系统的恶性肿瘤。在血液肿瘤中,其发病率约占10%,多发于中老年。近年来随着人口结构老龄化的加速,骨髓瘤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目前是仅次于淋巴瘤的第二多发血液系统肿瘤。...
2025-07-09
 近日,由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嗓音咽喉科庄佩耘教授团队主导,携手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闫燕教授团队,与国际嗓音医学著名专家Robert T. Sataloff教授、哈佛大学医学院Thomas L. Carroll教授及神经电生理专家Steven Mandel教授共同完成的专著《Laryngeal Electromyography: case study》由美国PLURAL出版社出版。在嗓音疾病诊疗领域,喉肌电图是评估喉部神经肌肉功能的金标准,然而以前缺乏基于真实病例解读的专著,《...
2025-07-07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以进行性记忆丧失和认知障碍为特征,其核心病理标志是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形成的老年斑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导致的神经纤维缠结。65岁以上老人是高发人群,随着全球老龄化加剧,预计到2050年AD患者将超过1亿,但其具体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β-分泌酶(BACE1)是生成Aβ的关键限速酶。AD患者大脑中BACE1水平异常升高,但其调控机制仍不清楚。2025年7月7日,厦门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张杰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
首页上页12345...9下页尾页
Top